【公私營協作】范鴻齡指醫管局將選定專科試行「共同醫治」模式 料今年稍後時間推出
發布時間: 2021/06/12 10:37
醫院管理局主席范鴻齡今日(12日)發表網誌,指去年在疫情期間加開了7個臨時協作計劃,共有逾1600名病人分流到私營醫療機構跟進,認為公私營協作計劃是一個正確的發展方向,未來亦需要大力推動;另醫管局將選定專科試行「共同醫治」模式,讓病情穩定的專科門診病人由社區家庭醫生跟進,預計今年稍後時間推出。
范鴻齡在網誌指出,本港逾700萬人口中,有約200萬人患有慢性疾病,又指隨著香港老齡化情況越來越嚴重,加上港人的生活習慣影響到慢性疾病年輕化,估計20年後,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數目會增加至大約300萬人,對公立醫院的服務將會構成非常沉重壓力。
他說,面對如此驚人的增長速度,不論如何努力興建新醫院和增聘醫護人員,亦難以滿足每一位病人的需求,或可能會因而導致病情較嚴重或較高風險的病人,無法得到適切的治療、甚至治療受到延誤。他認為,要照顧好病人,並為其提供合適的慢性疾病管理,其中一個可行的方法是「放下游」,即透過整合社會上不同的醫療資源,例如分流部分病人到私營醫療協作伙伴,從而減輕公營醫療服務的壓力。
在疫情影響下,醫管局擴大了公私營協作計劃,除了原有的公私營協作計劃之外,另加開7個臨時協作計劃,包括安排病人在私家醫院進行骨科手術、乳癌手術和放射治療等,合共將逾1600名病人分流到私營醫療機構跟進,令有關人士可在疫情間得到適時治療。
他指出,透過公私營協作計劃分流病情穩定的慢性疾病病人,將會是公營醫療服務的其中一個長遠發展方向。過去幾年,共有大約4萬名患有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的病人參與了「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病人只需繳付公立醫院普通科門診的診金,便可以定期在約600位參與計劃的私家家庭醫生診所覆診,在治療程序和用藥方面沒有任何分別,但病人可以享受到私家醫生診所的彈性,更適時覆診和接受治療。
此外,醫管局已透過「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建立了覆蓋廣闊的私家醫生網絡,透過基層醫療網絡使用「共同醫治」模式,讓病情穩定的專科門診病人由社區家庭醫生跟進。現時一些需要在醫管局數個專科覆診的病人,在這個「共同醫治」的模式下,將可以讓同一名私家醫生跟進治理。這些病人一般只需定期見私家醫生跟進,並接受由醫生處方的藥物便可以控制病情。
當局會更新現時的計劃藥物名單,以配合引入相關專科所需的藥物,確保病人得到適切的治療。如果病人病情出現變化,當局亦會確保病人可以隨時返回公立醫院治療。醫管局將會選定一些合適的專科試行計劃,目前正在籌備細節,預計這個新的公私營協作模式將會在今年稍後時間推出,希望可以有更多病人受惠。
范鴻齡指,目前公立醫院照顧了全港約9成病人,雖然當局透過公私營協作計劃分流了部分病人到私家醫院或診所接受治療,但相信此乃一個正確的發展方向,未來亦需要大力推動,期望在推出更多不同類型的公私營協作計劃,將更多病情穩定的慢性疾病病人分流到私營醫療市場照顧,減少社會對公營醫療服務的過分倚賴,令公立醫院可以集中資源,照顧病情較複雜和緊急的病人。
同場加映,說話聲沙易走音或沙涉聲帶生繭、瘜肉,情況持續2周須求醫檢查:
TOPick「親子最營食譜大賽」, 立即參加贏LC鑄鐵煲及香港迪士尼樂園門票等大獎,立即參加:https://bit.ly/34A3AsA
HKET TV健康台由專家拆解食物安全及都市疾病,即看:https://bit.ly/3cNFwr7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責任編輯:郭詩詩